“我认为厦门之所以成为宜居城市,是因为老百姓提意见,党委政府会重视、会采纳。”市民林益丰表示。昨日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联手厦门日报社开通了为民办实事征集市民意见的短信和网络平台,一大早厦门日报开通的短信平台就涌进了数百条市民的留言,网络征集意见平台也持续火热。
开通征集平台 读者欢迎
林益丰是厦门日报的忠实读者,昨日一早,他看到厦门日报后,马上通过短信平台建言:他说,海沧未来海岸人口多老人多,希望在这里建立一间社区医院。
提到为政府惠民举措建言献策,市民林益丰表示,他算是个提建议的“多产”户了。已退休多年的他,十几年来一直踊跃建言。他说,当年满街都还是身着“黄衫”大巴车的时候,他就建议将车身改漆天蓝色,比较不晃眼;他见公交车上乘客经常将自行车、箩筐等物抬上车,占用空间,曾建议政府就此出台相关的规范,他还建议公交车引进电动伸缩门……此外,林先生表示,他曾建议拓宽莲坂人行天桥的倡议也得到了重视,关于开通海沧大桥西引桥的建议,他曾不遗余力地坚持了三年。
林益丰表示,开通这样一个市民意见征集的平台,政府部门听取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将为民办实事的举措真正惠及老百姓。他感慨地说,“我认为厦门之所以成为宜居城市,是因为老百姓提意见,党委政府会重视、会采纳。”
各行各业人士 踊跃建言
就业、就学、就医、住房、交通、食品安全等热点话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务员、教师、企业职工、司机、退休老人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体踊跃建言献策。
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推进,岛外居民积极地建言献策,为岛外发展加油鼓劲。一读者提建议:“我们是在同安的农村居民,这几年我们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征用了,建议政府部门给予关爱老人,考虑在每个村庄建设一个老人协会(馆)。让老人有个休闲聚会畅聊的好去处!”市民洪先生则建议:希望翔安新店社区自来水铺设到户,规划排污水沟,搞好社区卫生。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市民建议里,我们听到了更多外来人员的心声,他们不仅是从自身子女就学、落户、住房、医保等方面建言,并逐渐以主人翁的身份关注着城市的发展:从莆田来厦已经二十年的刘先生表示,现在许多工地噪音粉尘很大,希望要控制土方车水泥车挖掘机晚上十点后禁入居住区,限制路面扬尘。